23484794_10209379650441991_1478907174_o.jpg

 

 

 

 

 

 

關於我所欣賞的   SoundClouder,這系列推薦文總算要告一段落了。這種介紹素人創作者的文章不論是點擊率、迴響或是話題度都相對的低,但無損我想要好好記錄並推廣他們的心情。即使我誰也不是,不是伯樂,仍能是喜歡聽音樂的人。即使他們的音樂就像浩瀚的銀河系中,那渺小的繁星,最終會消逝,也從來入不了多數人們的耳,又何妨?我看過這些星斗,也還有其他人看過。曾聽過一種說法,由於與地球相隔的距離是光年以計,我們當下肉眼所能觸及的星星,可能早已不復存在了,星星的殞落我們看不見,那就好好記住這當下,不論是隱約的、還是大放異彩的,讓我們好好記住他們的閃爍。

 

以雲的種類命名的每一篇,第一篇是混音創作者、再來是翻唱創作者,最終、也是我個人最期待的就是原創創作者。積狀雲是團狀、面積最大的,藉以比擬此類型創作者的原創性是最高的,此外,此類型創作人想必也是大家之所以會聽   SoundCloud 的最大主因吧。 本文一樣將介紹三位創作者。原先是想寫個四到五位的,但想說篇幅好像太長、而有些人作品數還不夠多,我認為風格定位尚不明確、還要再觀望,於是遂想依循前兩篇的模式,精選最最喜歡的三位就好。當然勢必還有沒介紹到的遺珠,等往後他們的作品積累到一定的成果,有機會再來詳述。

 

 

 

 


 


 

 

 

 


 

第一位是 yeonsue ,她的創作大多是純節奏,最特別的是她偏愛採用音樂以外的藝術媒介與歌曲連結,在SC目前所追蹤的韓裔音樂創作者中,我敢說她是數一數二有創意的。 一直很欽佩以純節奏作為主要創作類型的音樂人,這樣的創作中,少了歌聲挑大樑似的存在,沒有歌手,只有音樂及創作者本身,更加讓創作者的原貌赤裸裸的展現。也可以說創作者自以為(或是聽者誤以為)創作者像藏鏡人似地躲在歌曲後面,儘管他/她不出聲,筆下的音符卻早已如枝頭鳥兒般,用另種方式說出秘密了。

 

 

 


   第一首是 2000% thought of you while making this,標題如同糖霜般、甜滋滋地,「寫這首的時候,是百分之兩千地想著你的」。
 


   但歌曲本身的甜度僅約莫微糖的程度,淡淡惆悵中帶點欣喜,像陀螺旋轉似的節奏,時而激昂興奮、時而沉澱憂慮,在近 2:00 時,靜下來後的餘韻美得言語無法觸及。如同戀人絮語,沒有邏輯,也毋須先後順序,他人眼裡的跳躍性,才是情人眼中的直線距離,只消一個動作、一個嘆息、一抹似笑非笑、一眼濃情,那個名為愛的陀螺又轉呀轉的,把兩人的距離拉開、又拉近。看似在營造與曲名的反差,實則刻劃了或許是戀愛最真實的樣貌。


 

 

 

 

 

 

 

 

 

 

 

 

 

 

第二首i'll stay in your arms a little longer極為別緻,裡面的對話片段來自我最愛的六零年代電影《第凡內早餐》-奧黛麗赫本的經典代表作,是交際花女主角Holly Golightly 在搬入公寓不久後為躲避追求者的騷擾,循著逃生梯從窗沿爬到樓上男主角家中的場景。



  男主角半夜熟睡被新鄰居奇異的第二次見面給吵醒,雖裸著上身,那段卻一點也沒有煽情的意味。男主角坦然答應,讓女主角暫時躲避,甚至在抽完男主角遞給她的一根煙後,睡眼惺忪地問道能不能在你床上暫時短寐一會兒,連這樣的話語都不含有男女之情的暗示。就好像只是在紐約這顆大蘋果中,兩個互相取暖依偎的靈魂,初識卻彷若認識多年了一樣。

 


  若讀過 Truman Capote 所寫的同名原著,便會知道,電影與小說的差異不小。Capote原著筆下那沒有名字的男主角,與淘氣有魅力、自詡為野生動物的Holly,他們之間的感情並未被框定為愛情,是因改編成電影,劇情與市場傾向所需,好萊塢改編版給了男主角名諱:Paul Varjak,也讓兩人片末在雨中相擁吻,終成眷屬。小說中男主角對Holly的情意,保有曖昧的空間,Holly甚至從未跟他在一起,有一說是男主角是作者本身的投射(Capote為同性戀者),因此兩人之間的情意不必然是愛情,也可以是超越性別的相知相惜。


  然而儘管好萊塢改編後跟原著相距甚遠,我認為那段赫本從窗戶爬進男主角家中,最後穿著浴袍的她與半裸的他相依偎入睡,那片段拍得很好,不參雜絲毫情色的隱喻,取而代之的盡是夜色一般湛藍的溫柔。
yeonsue 佐以輕柔的鋼琴聲,在赫本輕語道 “You are sweet. You really are.”的台詞中靜靜結束。
短短兩分多鐘的旋律,卻讓喜愛這部片到每年皆必須看一次的我,也為之著迷。
 

 


 




 

 

 

 

 

 

 

 

 

  第三首是 "I wish I could talk in technicolor",這首歌曲的靈感源自1950年代心理學家Sidney Cohen的實驗,一名婦女自願成為迷幻藥(LSD)受測者,並在吸食後接受心理學家的訪問。1964Cohen接受時代雜誌的訪問時表示:「迷幻藥的影響讓人難以置信,多數受測者都表示其感受絕非言語能及。」

 

 

  現在看起來很難以置信、令人咋舌,但這名婦女在詳述吸食後的感受時,說了這句"I wish I could talk in technicolor!"(多希望我能以斑斕色彩言語),卻意外成為後來音樂人們的謬思啟發,甚至六七零年代的嬉皮文化愛好者也廣為崇尚。這裡絕對沒有要鼓吹非法藥物使用,但強調語言絕非最好的溝通媒介這點,我覺得這想法很美。歌曲中的背景訪談聲就是這則實驗的對話內容。

 


   除了LSD實驗的訪談聲之外,值得一提的是,這首作品讓我很驚喜。yeonsue 還採用了另一位我最喜歡的 SoundClouder – Summer Soul的舊作 “so” 這首歌並加以改編配置。Summer Soul 迷幻的嗓音被調得很淡很輕,與這首歌的主旨頗為切合。文末也會介紹到Summer Soul,總之,這兩位彼此認識且是朋友這件事讓我當初聽到這首時很驚喜,期待她們日後有機會正式合作。

 




 

 

 

 

 

 

 

 



 

 

 

 



 

第二位是前陣子方才推出EPMillion Things》的 YESEO,雖沒有像認識前面兩位(yeonsueSummer Soul)這麼久,但畢竟是在今年這張發片、知名度增加前就自行無意間挖掘到、且關注了好一陣子的女聲,因此看到她的名字在各大獨立音樂網站、專頁中出現還是在心中小驚呼了一會,替她高興。甚至在PTT上也有人介紹過這位一手包辦詞曲創作、混音等所有製作工作的才女,提到她曾與   Primeboi Louie (Geeks) 合作過。期盼她日後寫出更多精采的作品。

 

 

第一首認識YESEO的曲子是她幫   CIEN(這位也是很神祕呀,可惜似乎沒有新作)配唱的Isle,聽到時便對她冰冷纖細的嗓音留下印象,帶著冷電子調性的這首歌更襯托出其嗓音的迷幻疏離,女子縱身跳進碧綠色湖泊,讓人彷如感受得到濺起的水花,隨著她的歌聲越淺越深,在深不見底的海面下,視覺都退化,只剩飄渺、回音般的歌聲。



 

 

 

 

 

 

 

 

 

 

 

 

 

 

 

第二首是Let It All Go,這首更能細緻地享受YESEO音色的空靈遼闊,將她擅長的高音,令聽者舒心悅耳地,細膩鋪陳,凝成結晶似的完美。

 

 

 

 

 

 

 

 

 

 

 

 

 

 

 

 

 

 

第三首是   AREA,這種輕電子舞曲   YESEO 總是駕馭的得心應手,好像沒人像她這樣嫵媚的不多也不少,剛剛好,卻又如芬多精般沁人。歌曲中宛如風鈴吹過的聲響與她音色極為搭襯,清新中又帶著那僅有一縷的妖嬈。彷彿化作神話裡的水澤女神(nymph),領著你作一回苔綠色的夢。

 

 

 

 

 

 

 

 

 

 

 

 

 

 

 

 

 


 

 

 

 

 

 

 

 

 

 

最後一位也是我最喜歡的,便是剛才提到的   Summer Soul,追蹤她的   Instagram 時常可以看見她分享音樂創作的事,甚至是分享樂迷畫她的人像或給她的打氣留言等,十分可愛親民。目前仍是學生、且就讀音樂創作相關系所的她,已經在獨立音樂界小有名氣,除了本身創作實力堅強外,也與多位   SoundClouder 合作過,相當看好她日後的發展,不過跟YESEO的例子不太一樣,Summer Soul 是我關注更久的創作者,所以假如有天她大紅我可能還是會懷念現在這樣小眾樂迷與她距離很近的日子吧。

 

 

 

 

 

 

第一首是我非常喜歡的愛歌:Barefoot,也是她的創作中,我接觸到的第一首。反覆哼唱著   Barefoot 一詞,帶著臥室音樂的氣息,歌曲一開頭的海鷗飛過,混雜著對海灘的想像,彷彿是閉上眼午睡作的一場夢,腳上還遺留著沾染的黃沙,溫熱的有些慵懶、浪漫。

 

 

 

 

 

 

 

 

 

 

 

 

 

她的這首歌也被其他音樂人重製成不同的remix版,就我聽過的已有兩三個版本。由此可知,她的實力及人氣是不可小覷的。其他的版本也都非常有趣,增添許多意想不到的風情,推薦TOBYNOH的版本。

 

 

 

 

 

 

 

 

 

 

 

 

 

 

 

 

 

 

 

 

 

第二首是近期剛推出的新曲,與美國創作者   Barrett Marshall 合作的   Fantasychill trap 的清閒恣意,像抓住最後一絲夏日的微風般,完全是會受大眾喜愛的曲風,但又不失她的味道。讓我恍然大悟道,啊,原來真正出色的音樂人是伸縮自如的,小眾的曲風能沉浸其中地盡心創作,即使加入大眾喜愛的口味,優秀的音樂人就像好的廚師,也能調配出最適合自己的一套自己與他人皆可食的樂譜。

 

 

 

 

 

 

 

 

 

 

 

 

 

 

 

 

 

 

 

 

 

最後一首是我非常喜歡的舊歌   We are alone,才氣十足的她,詞曲、混音製作已不用說,吉他也是她彈的。當初聽見時,驚嘆其中的詩意,嗅到滿室孤寂的芬芳。一直希望能再見到這類型的作品,我相信會的,這個名為夏日靈魂的女孩,一定會在未來某年夏日閃閃發光的。

 

 

 

 

 

 

 

 

 

 

 

 

 

假使對她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認真挖掘一下她的SC,自創曲、改編曲加上合作曲,裡面真的太多寶藏了,在這顆星星被更多人看見前,我要再霸佔望遠鏡久一點。

 

 

 

 

 


 

 

 







  (統整了這一兩年喜愛的創作者,才發現絕大數都是女性音樂人啊。這三篇文中只有一位是男性,或許往後可以來個男性版的?)


 

  這系列文章總算到了尾聲,即使有興趣的人不多,我相信總有一天會有哪個迷路的人被天上的某顆星星迷住,指引到同樣的方向。

 

 


  不論是混音帶、翻唱、原創作品,今後我還是會大量的聆聽欣賞,這些由聲音所構成的雲,滋養了我的耳朵及心靈。



  回憶、情緒與靈感的水氣構成了這些聲音雲,雲會散去、這些聲音終將被忘記,但我熱衷於獨立音樂的這段日子將一直留在我腦海裡,於是,那些聲音的雲朵又以另種形式存在了。

 

 

 

 

 

 

 

 

 

 


 

 

arrow
arrow

    TiangeRene Kru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